一、養殖糞便需要進行脫水處理的有:牛糞、豬糞、人糞、鴨糞等
二、養殖糞便處理分為其實分為兩種:一種是干濕分離、一種是沼液分離。干濕分離機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就是螺旋擠壓機,能將糞便的粗纖維分離出來,讓糞水進入下一道工藝時含渣量減少,從而更有利于后道污水處理。當糞水進入厭氧發酵池后,需要經過40天左右的發酵,發酵后的廢水稱為沼液,沼液需要脫渣,脫渣后的沼液廢水再次進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進一步的處理,最后達到排放標準。沼液沼渣的分離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設備是離心機和疊螺機,疊螺機適合處理量小的養殖場,而離心機適合處理量大的養殖場,當然離心機不管量大量小都適用,而疊螺就不太適用于大的養殖場,除非你用很多臺。那么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兩種設備的異同點:
三、設備異同點:
疊螺脫水機與離心式脫水機比較。 疊螺脫水機工作原理:當螺旋推動軸轉動時,設在推動軸外圍的多重固活疊片相對移動,在重力作用下,水從相對移動的疊片間隙中濾出,實現快速濃縮。脫水:經過濃縮的污泥隨著螺旋軸的轉動不斷往前移動;沿泥餅出口方向,螺旋軸的螺距逐漸變小,環與環之間的間隙也逐漸變小,螺旋腔的體積不斷收縮;在出口處背壓板的作用下,內壓逐漸增強,在螺旋推動軸依次連續運轉推動下,污泥中的水分受擠壓排出,濾餅含固量不斷升高,最終實現污泥的連續脫水。自清洗:螺旋軸的旋轉,推動游動環不斷轉動,設備依靠固定環和游動環之間的移動實現連續的自清洗過程,從而巧妙地避免了傳統脫水機普遍存在的堵塞問題。
離心式脫水機工作原理:離心式污泥脫水機是利用固液兩相的密度差,在離心力的作用下,加快固相顆粒的沉降速度來實現固液分離的。具體分離過程為污泥和絮凝劑藥液經入口管道被送入轉鼓內混合腔,在此進行混合絮凝(若為污泥泵前加藥或泵后管道加藥,則已提前絮凝反應),由于轉子(螺旋和轉鼓)的高速旋轉和摩擦阻力,污泥在轉子內部被加速并形成一個圓柱液環層(液環區),在離心力的作用下,比重較大固體顆粒沉降到轉鼓內壁形成泥層(固環層),再利用螺旋和轉鼓的相對速度差把固相推向轉鼓錐端,推出液面之后(岸區或稱干燥區)泥渣得以脫水干燥,最后排出出料口。
從處理結果的含水率來看,兩者都差不多, 都在80%左右。從處理量來看的話離心機相對來說會大一些。從耗電耗能來看,疊螺機由于電機低速運行,是耗電最少。離心機由于電機高速運轉,耗電比較大。從自動化程度來看,疊螺機可以實現24小時無人自動運轉,無需人員值守。離心機也可以實現。從投資來看,疊螺機前期可能相對較高一點。前期投資整體來說和疊螺機差不多。另外疊螺記得維修是不需要回廠的,如果機器真出現問題至需要更換游動環環片即可。當然國內也很多疊螺機廠家,難免一部分廠家生產的機器質量不過關, 精度不夠,硬度不高,容易損壞,經常維修。離心機一般的使用年限在10到15年,沼液脫水用,一般可以使用3到5年再進行軸承更換,可以說維修費用非常少。兩者最主要的區別還在于處理量。